2024年12月10日下午14点30分,广西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孙建刚教授作题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字化孪生技术”的专题讲座。土木工程、建筑学专业多名老师及百余名学生到场聆听,由胡璇老师主持。
孙建刚教授指出,近年来,建立少数民族建筑数字化档案、对少数民族件组进行数字化保护, 不仅可以对建筑进行永久的保存,还为关于建筑的共同研究与交流提供了可能,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
本次讲座,孙建刚教授重点围绕特色村寨的数字化孪生技术大主题,以保护与传承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从数字化保护技术综述、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倾斜摄影技术、近景摄影技术、特需品扫描技术、民居逆向设计与数字建造、系统设计与开开发七大模块,用丰富的实践案例系统说明了搭建数字化平台的先进技术的基础与发展方向。他指出,通过多源数字化测绘技术实现“实景复制”,把物理空间搬到虚拟空间,进而通过物联网技术放到“活体空间”的场景中去。在现代化发展大环境下,土木工程专业应该积极结合数字化技术,走智能建造和管理、数字化城市服务新路线,实现专业人才的转型与创新。在行业应用方面,数字化技术不仅应用于土木、建筑等相关专业,还在农、林业、军事、文化、文物保护等领域大显身手。

孙建刚教授深厚渊博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的示例阐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小时的讲座让大家意犹未尽。在讲座结束后的提问环节,关于“技术的局限性”问题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和对话。他回答道,目前无人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主要还应用于对外部空间探测的场景,由于对光线有要求,探测内部空间还需要其他技术支持,结合光纤、红外技术以及计算机算法技术和代码处理可以实现。